
《服裝發展史教程》馮澤民,齊志家,CEB。1.9M。
6 L: w! k( T# |3 P* L: a' P內容提要& p# U9 r$ E! x7 t! B9 S6 i4 r5 n# m: d
《服裝發展史教程》以歷史學的研究方法,從人類文明的角度,將中國和外國服裝發展的歷程有機地聯系在一起,系統闡述了中外服裝變遷、演化的基本狀況,以及各時代的政治、經濟、文化藝術、意識形態等對服裝發展的影響。全書包括服裝起源、中國服裝發展史、外國服裝發展史和服裝發展的跨文化比較四部分。中國部分著重闡述先秦以來歷代服飾的沿革與演變,外國部分則以歐洲服裝的發展與變遷為主要內容。
# f5 w7 X6 d1 L《服裝發展史教程》可作為大、中專服裝專業教材,也可供相關專業及廣大服裝愛好者參考。
8 ]5 a8 Q8 a9 _3 s |& J( p; L目錄; \3 Y2 ? k' |# q3 u( q
第一篇 緒論
! K, u% @6 b* s3 L( ]9 |. M 第一章 服裝發展史課程的性質
. }9 T8 ?- u5 i# c; |' x 第一節 研究的對象與任務, V1 I4 w3 Z1 H9 G8 K# }" Q* _
第二節 探討的目標與方法0 ^+ E. V; V0 N, Q' ^4 K( @- d6 z+ L
第三節 學習的意義與要求
2 @& K* R; o* W E 第二章 服裝的起源
, k: D H; ]' {" H 第一節 服裝的始創
; Q) w. i' c. {' j1 b 第二節 服裝起源的諸種理論
$ k$ u- t& {6 h3 ~4 a第二篇 中國服裝發展史1 v4 \7 C' W5 `3 L$ h1 o
第三章 中國服裝發展史概述' B" n" ^' Y9 v3 H
第一節 中國服裝在人類服裝文化中的歷史地位
T' c& v: ~' l' n7 z 第二節 中國服裝發展的基本特征
( o9 }* m1 w! c0 ^# ~ 第四章 上古
. u! g7 ^! t. ]" F- B/ n8 j 第一節 舊石器時代的原始服裝6 |9 p- H7 T. y$ v
第二節 新石器時代的衣生活狀況: x$ m" b. D4 D# |1 F* }* p
第五章 先秦
: W! G% ^1 y3 v 第一節 先秦社會對先秦服裝的影響2 V5 M/ ]# D. u6 N6 g. }
第二節 裝飾的發展和技術的進步2 \# k5 K8 `0 ~/ m x9 V+ T
第三節 冕服
{% p4 F# B% c 第四節 先秦服裝的種類
& j% V. q3 {4 ` 第六章 秦漢
* R$ K- F0 S/ m* F( \# x 第一節 男子的袍服
/ E% o( {: B, m0 P0 I0 b 第二節 男子的冠、巾、幘
5 h1 C' K" N5 X 第三節 女子的服裝
4 J: K: ?! p+ e 第四節 佩綬制度
, \" O! e& @. J8 o0 |, F 第七章 魏晉南北朝0 k* ]- B2 }7 t+ n" x- V4 `
第一節 南北民族間的服裝影響
* X) W' |/ q8 e! F4 z$ s 第二節 魏晉南北朝的服裝樣式
/ w+ w; k: n: f9 W* D 第三節 男子大袖衫與女子衫裙
2 R. V3 Q9 W8 Y2 _9 T' { 第四節 軍戎服裝
7 W$ u$ b" y0 g+ P* z$ e/ B* Z 第八章 隋唐五代
F# t& c: U- F" X7 Y& p" M 第一節 唐朝經濟的發展及開放的時尚, }# O# ? t9 ?0 ~- \! d: i
第二節 隋唐官服
6 R8 ^* v- p, u' a6 F# y 第三節 女服和女妝0 \6 p3 o; _7 a- p0 X, C$ U
第四節 隋唐五代軍事服裝的發展
( s/ x& ?" c6 f7 {+ S8 U 第九章 宋遼金元1 m6 Q5 W: g1 ~& ^" T# K) f
第一節 宋代社會風尚與宋代服裝
7 U- z M( R# o1 y 第二節 宋代官服: [" x, I9 q7 s$ w
第三節 宋代幞頭與幅巾& f6 L# l! r- f+ C
第四節 背子及宋代女服- _# @7 D# S7 A# l' \; k2 _+ u2 C+ N
第五節 遼 金、元少數民族服裝
7 m* C2 B* ]1 i! V7 Q 第十章 明代 {7 S* U0 l; R/ E' [
第一節 補子與明代官服
5 M. s; j I- O/ ]9 K 第二節 明代男子服式和巾帽
" k- `/ K! W: [6 H- | 第三節 鳳冠、霞帔及其歷史意義
4 D7 F0 x) Y" g; o8 f ^5 e4 L. g1 t 第四節 背子 比甲及其他$ V# i7 D6 y6 |' G
第十一章 清代
3 x" |" e& K3 {) D 第一節 改冠易服
~+ [2 A4 T' H1 B! x% f0 \ 第二節 清代官服
8 ^8 G* b7 O1 ^, {3 A& j; y 第三節 清代男子服裝樣式. g5 Q( l! c C8 X1 p7 ]
第四節 清代滿漢婦女服裝
/ S, e) Z' k( L( p3 D2 ^ 第十二章 近代
0 R% \( s; A7 C( K+ ^: @% b 第一節 辛亥革命后服裝的基本類型
4 [' T" }* _& P. b8 b9 L 第二節 “五四”運動對近代服裝的影響+ [; w$ Y3 R6 ^' o. P1 b! I/ H
第三篇 外國服裝發展史
/ Q+ S9 @/ F1 z1 G% S6 A' ? 第十三章 外國服裝發展史概述
; i5 c( q; c3 l. X, `4 x$ Q 第一節 西方服裝的發展軌跡; }: Q) i4 q/ }7 v
第二節 西方服裝的發展特征0 b. ~' q; Y" m4 a: P/ J
第十四章 古代社會5 M8 O+ \+ G/ u4 q
第一節 古代埃及" m: @ I0 U K5 r# ^
第二節 古代西亞 S) Y% U. z5 ]" }
第三節 古代希臘' Y+ }7 x C. \& A* i) w. H
第四節 古代羅馬6 k, E" K" k0 d+ h$ I
第十五章 中世紀
# \6 A, o3 Q$ Z$ y, s8 l 第一節 中世紀藝術對服裝的影響
* E" X, N5 d( X 第二節 拜占庭帝國時期服裝/ b0 d- A3 C/ P7 M7 \2 ?
第三節 羅馬式時期服裝
4 I3 w1 r! L+ a% o( E, [5 h( r 第四節 哥特式時期服裝! i! d5 V& u/ ]* r. ~ U0 Y
第十六章 文藝復興的鼎盛時期——16世紀的歐洲$ R3 W6 {+ Y2 ?- }
第一節 概述
, \! }/ z$ q* Y6 g7 L$ f 第二節 16世紀的服裝特征
- G" ^1 |2 H! f" k7 q9 v# f 第三節 16世紀的男裝2 h3 {1 ?' p; p0 G
第四節 16世紀的女裝$ |2 I q+ n5 a
第十七章 17世紀的歐洲5 y$ H4 f1 A* s& K) Y
第一節 概述
1 b3 [% p/ f9 J& V 第二節 17世紀的荷蘭樣式! C" Y; A. w: h N
第三節 法國巴洛克式男服
# d1 p+ y1 O: M0 K1 s2 G! w. y3 e 第四節 17世紀的歐洲女服
% y! T1 E3 \, \# f, J Z 第十八章 18世紀的歐洲
5 {1 p/ C' L0 A 第一節 概述
' b; U# U0 ?: R8 r4 _1 i1 e 第二節 18世紀的法國男裝, @, F/ L. ] |+ K
第三節 18世紀的女裝- @! j! e6 X7 q% Z
第十九章 19世紀的歐洲9 G* @' U( U( v2 K/ D% b5 v; F
第一節 概述! ?9 w. A& L" [6 T ^
第二節 19世紀的法國男裝
) t" c: |% b. _8 S$ _6 g9 n 第三節 19世紀的法國女裝/ R& T4 g ~' [0 y% h
第二十章 20世紀的歐洲, ~ r) y" V2 T8 s
第一節 概述
2 }: G m8 h* I/ J 第二節 20世紀男裝的種類
. v g2 e( A! r, B8 @: K! J5 Y 第三節 20世紀女裝的發展(上)4 l1 h2 f+ a( B# w' |+ W
第四節 20世紀女裝的發展(下)
& q. h% D* l2 Q結束語 服裝發展的跨文化比較
4 y3 Y0 q8 J G- P4 h 一、中西服裝文化的區別6 J$ t. s& d+ v5 }1 n' L* m2 f
二、人類服裝發展的共性模式
+ Z% P/ [* W& C0 X2 R! O0 G, {5 u附錄 服裝發展史大事年表及簡圖
! v4 d E9 L2 @! N+ j主要參考書目1 B, v! H/ b0 U; W5 `5 F) O
* M7 H4 U. ?$ }* D9 y
; ^5 A% H0 s. n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