縫紉機針的用途和基本結構 縫紉機針是各種縫紉機的主要構件之一,它與線配合形成各類線跡和縫型。由于機針在縫紉過程中與面料直接接觸,如運用不當,會發生跳線、斷線、縫口縮皺、抽紗、針眼粗大、針尖受損及熔斷縫線等不良問題。因此在工業化服裝生產中,必須全面了解縫紉機針的形狀、規格、材質、硬度、彈性以及適用范圍,針對不同的服裝款式、不同的面料和不同的縫紉部位,正確地選用機針,保證生產順利進行。 縫針由優質工具鋼絲經沖壓或銑磨而成,表面一般鍍鎳或鍍鉻,針的任何部位不得有毛刺,其表面粗糙度Ra<0.08,針尖要求鋒利,縫針經過特殊熱處理(淬火、燜火處理),其硬度應達到洛氏硬度HRC60以上(在針桿中間部位測量)。 一般縫紉機多使用直針,個別包縫機及繰邊機使用彎針。直針的基本結構如圖所示,由針柄①、針桿②和針尖③組成。針桿兩側有深針槽④和淺針槽⑤,針桿的下端有針孔⑥和凹口⑦。深針槽的作用是將縫線容于槽內,運線時使線在槽中滑動,減少縫線與縫料之間的摩擦;淺針槽的作用是為了退針時縫線與縫料發生摩擦以形成面線線圈(針圈),同時進針時還可借助它來收緊前一個線跡。針孔用于穿縫線并將線帶過面料;凹口的作用是使縫紉機運作時梭尖能夠準確無誤地鉤取線圈。0 V! f! _% O, u/ n# s- I8 y9 l/ v
6 ^* e; U; A/ n0 X
縫紉機針直針的結構 , I$ z3 \* |3 R9 Z4 ^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