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紡紗工具:紡錘(紡輪和錘桿)
0 o* f( a8 b/ q$ p. E9 E$ o5 M7 f6 `
將松散的纖維擰成線條并拉細加捻成紗的過程叫紡紗,我國最早用于紡紗的工具是紡錘,也叫紡專。 + v# V/ f) W; Q D( l
關于紡錘的具體出現時間,現在已無從查考。不過在河北磁山遺址的考古發掘中已有紡錘的主要部分——紡輪的出現,說明至遲在距今7000多年前就已有了紡錘。在距今5000多年前的浙江河姆渡遺址、陜西西安半坡遺址、姜寨遺址等處,都有大量石制或陶制紡輪出土,更表明紡錘已成為當時主要的紡紗工具了。 5 k) H5 Z3 o% X |, m* n) k5 o1 ~
從古代這些遺物看,紡錘有單面插桿和串心插桿兩種形式。它們都是由紡輪和錘桿兩部分組成。錘桿一般用木、竹或骨制成。比較早的只是一根直桿,戰國以后,出現了頂端增置鐵制屈鉤的錘桿。紡輪一般是用石片插桿紡錘或陶片經簡單打磨而成,也有青銅鑄造的。早期的紡輪其形式有扁圓形、鼓形、算珠形、梯形等,直徑大都在五六厘米,重量在50—150克之間。隨著紡織技術的發展,對紗線細度要求逐漸提高。稍晚的,大都是用黏土專門燒制而成的,其形式趨于輕薄,側面呈偏平狀或梭子狀,直徑略有縮小,重量在15—60克之間,有的還加以紋飾和彩繪。 串心插桿和單面插桿紡錘 $ q2 l3 o7 P8 W( N
紡錘的結構看起來很簡單,但它的工作原理卻很科學。它巧妙地利用物體自身的重量和它旋轉時產生的力偶作功,使亂麻似的纖維被牽伸加捻,撮合成紗線。紡輪的外徑和厚重,是決定成紗細度的關鍵。外徑和重量較大,轉動慣量也比較大,紡成的紗較粗;外徑適中,重量較小,厚度較薄的,轉動慣量雖小,可轉動延續時間較長,因而成紗較細且比較均勻。這也是早期的紡輪較之晚期厚重的原因之一。
7 y6 R. q' L) i4 z& {出土紡輪上的彩繪,多為紅褐色,少量為黑色或黑褐色,以直線、弧線或卵點紋組成同心圓、輻射線等圖案。這種裝飾,其目的不僅是為了好看,而且是為了在旋轉加捻時比較容易判斷捻向,起到勻捻作用。
' ?+ q; T7 I8 G
出土紡輪彩繪示意圖
3 [5 A' ^/ r1 j" g, p- ~4 _紡錘的使用方法有掉錠法和轉錠法兩種。掉錠法所用的紡錘是單面插桿式,紡紗時先將要紡的散亂纖維放在高處或用左手握住,再從其中抽捻出一段纏在錘桿上端,然后用右手拇指、食指捻動錘桿,使紡錘不停地在空中向左或向右旋轉,同時不斷地從手中釋放纖維。就這樣,纖維在紡錘的旋轉和下降過程中得到了牽伸和加捻,待紡到一定程度,把已紡的紗纏在錘桿上。如此反復,直到紗纏滿錘桿為止。紡錘順時針轉動成Z捻紗,反之成S捻紗。
, y a) S6 }( \% f# P- \轉錠法所用的紡錘是串心插桿式,因它的錘桿較之前者要長得多。使用時,紡錘不是懸吊在空中,而是傾斜地倚放在腿上,用手在腿上搓捻錘桿,使紡錘轉動。由于轉動空間的局限性,所紡的紗均為S捻。近代山西個別地方、云南白族、西藏藏族還保留了這種紡紗方法。 . M! D6 _! a0 K
紡錘的出現,給原始社會的生產帶來了巨大變革,是我國紡紗工具發展的起點。
9 i5 U( e0 l% w |